沿海开发研究院

首页  沿海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强劲复苏 发展活力持续彰显 ——《2021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解读

发布日期: 2022-05-12  作者:  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1578    

202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洋强省部署要求,江苏全域谋划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质效稳步提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了强劲蓝色动力

海洋经济总量再攀新台阶,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有力

2021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9248.3亿元,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2.5%,增速为近三年最高。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10.2%。海洋经济对省域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536.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4311.1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400.5亿元,增长16.7%。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46.6%和47.6%。其中,第三产业增幅较快,比重进一步提升,对GO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

江苏着力推动沿海、沿江和腹地海洋经济协同发展,2021年,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3个设区市海洋生产总值为48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1%10个非沿海设区市的海洋生产总值44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

主要海洋产业全面复苏,新兴动能持续壮大

列入江苏海洋经济统计监测的10个主要海洋产业中,除海洋渔业略有下降,其余均实现正增长,有5个海洋产业增速超过10%。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幅超过20%。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7.7%11.9%10.8%。滨海旅游市场企稳复苏,全年实现增加值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2021年海上风电装机潮延续,江苏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增长,全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千万千瓦,达1183.5万千瓦,规模为国内最大,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同比增长106.7%;海上风电发电量达1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6%。海水利用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水淡化能力不断提升。全年海水淡化产量达1.3万吨,同比增长26.5%;海水直接利用量135.8亿吨,同比增长10.4%。全年实现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海运贸易快速增长,海洋船舶制造业全国领先 

2021年全球经济回暖,国际货物贸易需求增长,海运市场再现一船难求一箱难求的情况,受海洋货运市场需求增多,运费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重点监测的海洋运输、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仓储和装卸搬运企业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沿海沿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1亿吨,比上年增长4.4%;集装箱吞吐量2099.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4.4%。全年实现增加值15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国际航运市场复苏叠加船舶批量更替周期,带动了全球新造船市场超预期回升,我省分布于沿海沿江的海洋船舶企业抓住市场回升机遇,新承接订单量大幅增长,带动全省涉海设备制造、涉海配套设备企业营收大幅攀升。全省造船完工量为1642.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2%;新承接订单量为362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2.9%;手持订单量为483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0.6%

海洋科技赋能动力强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江苏积极推动海洋科技资源集聚和成果转化,涉海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利润持续增长。海上风电、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和配套装备研发能力提升较快。全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8.3%,有效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培育,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在细分市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润邦股份子公司润邦海洋超大型智能化海上风电安装作业平台、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经济型半潜式高效中深水钻井平台等项目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的船舶海工管子智能制造车间和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LNG罐箱智能制造车间成功入选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制R6级海洋系泊链交付。由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建造的全球首座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钻井深度可达9144米,拥有超高强度系泊链、高效钻井系统集成应用等多项国内和全球首制的创新技术,获得挪威船级社全球首个Smart 智能船级符号。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首艘双机双桨全电推26000吨自卸船下水。

全省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2021年进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获国务院批复,省委省政府出台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两带一圈一体联动的全省域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即高质量打造沿海海洋经济隆起带,高水平建设沿江海洋经济创新带,高起点拓展腹地海洋经济培育圈,到202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

根据《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规定,沿海沿江地区科学编制地区“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沿海3市以及无锡、常州、泰州、镇江、泰兴等沿江城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印发实施,全省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为全国首创。

2022年,虽然疫情影响、国际地缘政治紧张等不确定性因素仍在持续,市场需求与信心提振仍需发力,但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和向好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未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注重区域协同,突出科技创新,着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努力保持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海洋强省建设新局面。

 


政府机关

智库网站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