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拓展国际友城合作渠道 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其中提到,“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已确定落户山东聊城市,世界海洋发展大会也将落户山东
依托国际友城资源,承接国家重要任务
能够承担国家赋予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我们的使命与光荣。今年以来,基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山东省外事工作的充分信任,省委外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作为,善于谋划,勇于担当,集中承接了国家交办的一批重要工作任务,这是山东省外事工作历年来承接的最为密集的任务项目,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承接国家资源最多的一年。这些工作任务和国家资源都与国际友城工作息息相关。
今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杜尚别峰会上,宣布中方将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落户于山东省的“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上合国家方向,山东省已建立了30对国际友城关系,先后举办了30余场“相约上合”系列活动,成立了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还有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等一批合作项目落地,这些都为我省与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21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首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议”上宣布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并写入《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该中心已确定落户山东省聊城市。在太平洋岛国方向,山东省已建立了5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覆盖近半数太平洋岛国,目前正积极推动我省与所罗门群岛,青岛市、聊城市与基里巴斯地方政府开展交流与合作,友城工作扎实有效。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智库也负有盛名,为与太平洋岛国交往提供智力支持。
12月3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上宣布成立“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同加勒比国家交流合作。该发展中心也确定落户山东省。在加勒比方向,山东省烟台市与牙买加金斯敦市缔结友城关系,双方在经贸、海洋、文化及抗疫等领域已经展开合作。
今年山东省还承担了境外安保培训基地、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等国家试点和专项任务,现已稳步推进,初见成效,并得到了上级部门充分认可;继“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胜利召开后,高起点谋划的世界海洋发展大会、国际青年交流大会等高层次平台也将落户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