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发研究院

首页  要闻动态  沿海发展战略

“后发先至”新起点上,江苏这座港城交出亮眼答卷

发布日期: 2021-11-29  作者:  编辑:  审核: 浏览次数:1425    


风起云涌,白浪惊涛,连云港这座神奇浪漫的城市正以全新姿态逐梦远方。

这一年,连云港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等重大战略机遇——

加快集聚重大项目,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国际榜单频繁出现连云港身影,“中华药港”和中国“材料谷”建设加快;“立即解决,问题清零”指挥部等一系列营商环境品牌,更是加快提升政府效能,让连云港跻身全国营商环境40强城市。

正如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所说,当前,连云港“后发先至”来到新起点。新发展理念赋予“后发先至”全新的时代内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将其作为“指挥棒”“红绿灯”,以过硬的成果见证新时代“后发先至”。

这样的“后发先至”,正是连云港基于发展禀赋和地域特色,基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扛起三大光荣使命,推动苏北赶超跨越必须担起的重要任务。

看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连云港多项指标增幅居江苏13个设区市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7%,增幅居全省第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居全省第1,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3。把时间推到今年上半年,连云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9%,增幅更是领跑全省。

再看今年1-10月。连云港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6%、增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三,外贸进出口增幅全省第一。

这份优异成绩单,值得关注,值得探寻。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连云港今年的高光表现?

力量之一:重大项目集聚效应显现

以连云港石化为例,这家企业在连云港建设的C2项目一阶段运行良好,今年上半年为母公司卫星化学贡献2.78 亿元净利润。

今年以来,连云港石化、虹港石化二期、鹏辰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集聚,形成增长新动能。其中,徐圩新区集聚22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前9月,这些项目完成投资3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6%,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预计徐圩新区今年将完成投资超49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瞭望君”翻阅连云港今年前10月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发现,到10月底,连云港省重大项目已提前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今年连云港16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年度计划投资431亿元。其中,14个实施项目前10月累计完成投资46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盛虹炼化一体化、斯尔邦丙烷产业基地、中化高端精细化工等10个项目建设超序时,其中,8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眼下,在占地上万亩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4万多名施工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工作着。这里被称作江苏最大的工地。盛虹炼化总经理于会泳介绍,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开工主装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管道吹扫等生产准备工作,部分核心装置已陆续调试完毕并投用,目前正在推进公用工程辅助项目,确保年底投料试车。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超9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

作为连云港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龙头项目,盛虹炼化将贯通芳烃、烯烃两条循环产业链,实现80%以上的物料、产品基地内部转化,为下游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必须紧抓不放、持续攻坚。”对于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方伟今年在多次调研、会议上反复强调。他提出,要压实县区(板块)主体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靠前抓,推动项目按期达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强化督查,严格奖惩,营造大抓项目、重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力量之二:重点产业增长有力新经济新业态持续发力

产业是连云港经济“压舱石”,“后发先至”首先要产业强大。连云港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等“三新一高”产业集群,打造沿海产业新高地,努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国家产业分工、江苏制造强省大局中,担当关键角色,发挥独特作用,占据重要地位。

今年10月,连云港34个规上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产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化工、石油加工增幅更是达到104.8%、86.4%。中复神鹰碳纤维“一丝难求”,江苏核电增幅超45%,江苏联瑞新材料等新材料企业抢抓产业需求,盈利水平屡创新高。

工业经济挑大梁,服务业表现同样不俗。今年前三季度,连云港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逾509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连云港电商零售发展速度加快,东海水晶、赣榆海鲜已成连云港网络名片。网络零售有力拉动消费复苏。前9月,连云港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71.5%。

力量之三:抓创新促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初,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化工新材料年度创新产品评价结果,连云港石化企业斯尔邦石化自主研发的光伏级EVA 树脂,凭借国际一流的创新技术水平入选年度名单。

11月9日,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公司申报的1.1类新药银翘清热片获准上市。这是去年7月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实施以来,我国获批上市的首个1.1类中药新药。

11月17日,全球投行Torreya公布《全球1000强药企报告》。报告按估值对1000家药企进行排名,4家江苏药企跻身全球百强,其中,恒瑞医药居全球第24位,排名中国入选药企首位;豪森医药位居第82位。连云港这对“双子星”的精彩表现,让江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排名第6的地区,超过荷兰、韩国和华盛顿特区等国家和地区。

仅仅两天后,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来自连云港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院院长肖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好消息频频传来,生动展现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1至9月,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0亿元,同比增长21.21%;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增长22.9%。

创新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区域高技术服务业的繁荣。今年1-10月,连云港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逾30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592%,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373%,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5.5%。


实现“后发先至”,创新是鲜明标识,更是强大动力。连云港坚持高峰带高原、制造生创造、企业重研发、平台聚人才,厚植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生态、提高创新浓度——

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抢占产业转型制高点、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着力优化载体布局,高水平建设农高区、省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专业研究所等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

着力壮大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培育领军企业,提升“连云港制造”竞争力,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引领,正赋予这座城市旺盛的活力和澎湃的动力。

力量之四:县域经济直面短板奋力赶超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重要力量。长期以来,连云港县域经济较为薄弱。直面短板、奋力赶超、加快崛起,连云港提出力争“十四五”时期,县区高质量发展普遍进位,一半以上县区稳定跻身全国百强。

今年前三季度,连云港所辖东海、灌云、灌南三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3%,12.5%和10.7%,赣榆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接近30%。

县区经济产业增长提速。今年1-10月,连云港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势有力,其中,灌云增幅超22.6%,东海增幅超25.6%。县区规上工业板块持续扩容。前三季度,东海、灌云、灌南三县分别新增规模企业56家、53家、22家。

力量之五:拂去“宝库”蒙尘打造共同富裕标杆

11月19日,连云港召开石梁河水库幸福河湖建设清水进城行动动员会。江苏最大的水库石梁河水库由此启动新一轮改造。根据石梁河水库幸福河湖建设清水进城行动方案,到“十四五”末,石梁河水库片区将成为连云港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和幸福河湖建设的新标杆。

石梁河库区周边常住人口接近30万,土地面积超4.1万公顷。石梁河水库本应是个“宝库”,但由于开发无序、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库区周边群众不能享受到这只“金饭碗”。


2019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实施石梁河库区综合整治行动,存续多年的无序采砂问题得以彻底解决,10万多只网箱在3个月内清理完毕,5000多个违章圈圩违法建设问题得到有效整改,3700多艘“三无”渔船清理上岸。如今的石梁河水库周边空气质量大幅回升,一些多年不见的水禽和水生植物重现库区。

“瞭望君”了解到,石梁河库区虽已整体脱贫摘帽,但仍是连云港经济最薄弱的片区之一。为此,连云港以石梁河水库保护开发为契机,推进库区乡村振兴,打造促进共同富裕的标杆——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区做大做强;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库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用好石梁河水库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禀赋优势,加快建成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省级以上文旅产业发展示范区。

石梁河水库保护开发,是连云港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而这样的实践案例,在连云港还有不少。

11月16日,连云港召开第十二届省园博园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会,推进园博园建设和园博会筹备工作。

连云港园博园位于连云港徐新公路南侧,是连云港主城区和徐圩新区过渡区域。这样的选址,决定连云港城南除了徐圩新区配套的社会服务功能外,将不再用于工业开发的城市规划布局。

连云港把园博园放到构建新时代公园城市大目标下去把握,放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去把握;把园博园作为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打造展示连云港山海风光和悠久历史的“城市客厅”。

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足迹。产业崛起承载连云港人的希冀,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战略指引下,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路上,连云港必将行稳致远。

刚刚闭幕的江苏省十四届党代会,在部署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时提出,支持苏北地区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赶超跨越。“连云港完全有条件在苏北赶超跨越中发挥重要作用。”方伟说,连云港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建成“东方大港”、打造“标杆示范”,建好美丽港城、幸福港城、和谐港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至”、高层次开放之“至”、高颜值家园之“至”、高效能治理之“至”、高品质生活之“至”,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创造“后发先至”的城市辉煌。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2021.11.29)

政府机关

智库网站

常用链接